购买“分红险”,哪些问题要注意?

长期以来,由于职业关系,经常有朋友咨询保险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美元计价的分红型长期储蓄保险。我很惊讶的发现,大家在投保分红保险时存在不少误区,有那么几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普遍没有理解清楚,甚至是金融从业人员也是如此。

本文以投保美元计价的分红型长期储蓄保险(基本无保障成分的那种)为例,从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等角度入手,列出普遍存在的五大误区,供大家投保决策参考。

误区一:只看金额不看率

想必大家在朋友圈或者其他什么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宣传图片,只需要为新生宝宝存5万美金,以后上大学、结婚、置业、养老就不用愁啦,最终还能留下上千万的遗产给Ta的后代。不明真相的新生儿父母简单一算,哇,总回报高达45倍,听上去相当诱人,马上抢购。

别说保险业务人员自己做的宣传图片,就是保险公司的官方产品介绍材料,也存在刻意回避收益率,使用绝对金额来吸引客户的情况。如下截图来自某知名保险公司已下线的一款产品的宣传小册子,35岁男性投保某分红型长期储蓄保险,每年缴纳2万美元,连续缴纳5年,共10万美元,持有到55岁(即20年后)退保的话,预期可得到约24万美元;如果持有到85岁(即50年后)退保,预期可得到约173万美元。

面对各种各样的时间点内部收益率是指,领取时间,领取金额,不具备金融知识的朋友就会陷入只看金额的误区。实际上,只要关注一个指标就可以解决问题,不管是怎么缴费怎么领取,都可以用客户内部回报率这个指标来衡量产品收益率的高低,这个回报率越高,产品的收益性越好。

大家可以打开平时使用的Excel或Number软件,将缴纳保费、领取金额、现金价值录入到表格中,使用一个叫IRR(内部回报率)的公式一算就出来了。我把上面两个例子算了一下,第1个例子中新生宝宝到85岁的预期年收益率是5.90%,保证年收益率多少没法计算,预估应该是1%左右;第2个例子中,35岁男性投保人在如上时间点的年化收益率分别如下。算出这个率,不管是什么产品,怎么领取,都可以放在一起比较。

误区二:抛开期限看收益

有的朋友躲过了第一个误区,知道要通过收益率来比较产品,然而又进入了第二个误区,忘记关注持有期限。不少保险业务人员口中讲的收益率通常是指持有几十年后可以达到的收益率,比如例2这个产品,保险业务人员通常就讲6%以上的收益率,其实要达到6%以上,35岁的投保人需要等到80多岁才有可能。

很多客户以为,放10多年就有6%的年收益率,甚至有人以为放几年之后退保就能拿到6%的年收益率。从例2的收益率表格可以看出,放20年的预期年收益率也不过是5%,最差情况下只是刚刚拿回本金。

其实,我们去银行存款就能感受的到持有期限和收益率的关系,存3个月、6个月、1年、3年和5年的年利率是不同的,规律就是持有期限越长,年利率越高。储蓄保险也是一样,例2中随着持有期限的增加,预期年收益率从5.04%增长到6.11%,保证年收益率从0.05%增长到1.12%。

所以,在比较产品收益率时,要先看自己的储蓄需求,如果只是为了给孩子储蓄留学教育金,在十几年之后就要取出使用,则将各产品在孩子十七八岁时候的年收益率算出来进行比较即可,具体可见我之前的文章《娃的留学教育金买对了吗?》

误区三:不关注收益构成

有的朋友功力深厚,知道根据持有期限来比较产品收益率,谁知道千辛万苦绕过两个坑之后,一不小心又掉进了第三个坑 —— 没有关注收益构成。我们举第3个例子,同样是为新生宝宝准备留学教育金,投保两款不同的分红型长期储蓄保险,缴费期限选5年,每年缴10万美元,假设都持有18年后退保作为留学基金,产品1的总退保价值是105.6万美元,产品2的总退保价值是103.6万美元,看上去差不多。

如果仔细看总退保价值的构成,产品1是由保证价值和累积年度红利及利息组成,而产品2是由保证价值、累积年度红利及利息、终期红利组成。其中,终期红利仅在退保或身故时才会支付,具体是多少金额,要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由保险公司确定,为了给客户提供参考,保险公司每年会宣告保单的终期红利,该金额会上下波动,也就是说下一年退保可能比上一年退保拿到的终期红利更少。

在产品1和产品2总退保价值差不多的情况下,由于产品2总退保价值中有相当比例是终期红利,所以相对而言产品1的总退保价值更加靠谱。如果持有期限短至12年,产品1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误区四:忽视保单流动性

长期储蓄保险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流动性通常是没那么好的,正是因为牺牲了流动性,才有机会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率。如果收益率相当,收益构成也相当的情况下,流动性就成为评价长期储蓄保险的重要考虑因素。具体怎么评价分红储蓄保险的流动性水平,或者什么样的产品设计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主要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看该分红保险是现金分红还是保额分红。如果是现金分红,那么年度红利每年都会派发至红利账户,投保人可随时将红利账户里的钱领走,如果不领,就按保险公司当时提供的利率累积生息;如果是保额分红,每年派发的红利是用于增加保额,如果投保人想把这笔红利取走,就得把增加的保额做部分退保,在早期退保可能会被收取较高的“退保费用”。相对而言,现金分红比保额分红的流动性更好。

第二个方面,就是看该分红保险是否有生存保险金发放。有的分红保险设计成每隔几年派发一笔生存保险金到累积生息账户,按保险公司当时提供的利率累积生息,投保人可随时从累积生息账户中支取现金;有的分红保险设计成每年派发一笔生存保险金(也称之为年金)到累积生息账户,投保人可做同样的领取操作。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评价标准就是,派发的时间越早、金额越大,流动性也就越好。

误区五:未考虑公司行为

以上分析均基于保险公司计划书中的利益演示,而实际是否能够实现,只能通过时间来检验。由于在投保时没法看到未来,我们只能从不同方面来对保险公司履行计划书的能力和意愿进行预估,我简单列三个方面内部收益率是指,为大家提供一点启发。

一是红利分配比例。按合规要求,保险公司都会为客户提供分红保险产品小册子或者产品说明书,会对红利分配方法和策略进行说明,有的公司明确会将可分配盈余的90%或85%分配给投保人,大部分公司不会写的这么明确。从透明度和可控性角度来看,明确显示红利分配比例的产品是更优选择。

二是资产管理策略。在产品介绍材料中,同样因合规要求,保险公司会对分红保险的投资策略进行描述。大部分公司都会写清楚各大类资产的投资比例范围,例如权益资产投资比例是0-60%或者40%-70%,然而也有部分公司不用数字说话,而是用文字形式写几大段。自然,写得越清楚,越为透明,越是靠谱。

三是公平对待客户。我们知道,保险公司收取保费后要进行资金运用,按照投资策略尽量提高投资收益,以供与投保人分享。投资团队在资产负债管理框架下,凭借自身的专业实力,在市场上找寻优质投资资产,配置在不同投资账户中。那么对于一笔优质资产,是配置在已停售产品的投资账户,还是配置在销售中产品的投资账户中,是由保险公司说了算。那么,战略持续性不强,经营管理不稳的保险公司,在资产配置上的不确定性就更大。

大家若有投保需求,可从这五个误区入手,从上至下理一遍,正常情况下就可以做出比较理性的判断。若还是不能确定,可寻求保险领域的专业人士协助。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作者:

生活百科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