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的小孩为什么有黄疸 为什么小孩生出来有黄疸

出生的小孩为什么有黄疸(为什么小孩生出来有黄疸)

1.黄疸的原因有哪些?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5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足月婴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5-7天可消退,但一般不超过2周;但早产儿出生后3-5天以上出现黄疸,7-9天即可消失,最长可延至3-4周。
对于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
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可以有效的帮助去黄,但是不要让宝宝在猛烈的阳光下直接照射,以免强烈的紫外线伤害宝宝娇嫩的皮肤。
母乳性黄疸一般发生在健康的足月母乳喂养的婴儿身上。
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母乳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4天出现,持续2-3周甚至2-3个月,但宝宝除黄疸外其他方面正常。
被医生诊断为母乳性黄疸的宝宝,可以停止母乳喂养一段时间,黄疸可以逐渐消退。
母婴血型不合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大多发生在出生后2-3天,常见ABO溶血,即母亲为O型血,婴儿为A或B型血。
除黄疸外,婴儿还可能有贫血和肝脾肿大的特点。
一旦确诊为新生儿溶血,必须尽快进行蓝光照射治疗,不得延误。
否则,黄疸的进行性加重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
如果不及时治疗,婴儿可能很快死亡,即使存活下来,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药物性黄疸磺胺等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导致病理性黄疸。
有报道称,母亲在怀孕期间使用了酚胺、安定等药物,会导致出生后黄疸加重。
因此,妈妈在孕期用药一定要谨慎,所有药物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一定不能擅自用药。
甲减患儿肠道蠕动减慢,影响胎粪排出,导致胆红素代谢的肠道和肝脏循环增加,最终加重黄疸。
对于这类宝宝来说,除了黄疸,还可以伴有嗜睡、不活动、反应迟钝、喂奶困难等症状。
二、预防黄疸有哪些方法?1.胎儿黄疸常因孕妈妈湿热侵袭而影响胎儿,导致胎儿出生后出现黄疸。
所以怀孕期间,孕妈妈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适度,生吃生冷,但是要饿。
忌酒、辛辣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如果产妇有肝炎病史或有黄疸的病婴,宜在分娩前测定其血液中的抗体及其动态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预防用药措施。
分娩时要加强监护,产后要严密监护婴儿,出现症状要及时治疗。
3.如果夫妻血型不合(特别是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母亲RH血型为阴性,应定期做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防止新生儿溶血的发生。
4.宝宝出生后,应密切观察巩膜黄疸的情况,及时了解黄疸出现和消退的时间,如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的颜色变化,了解黄疸的进退。
注意观察黄宝宝的一般症状,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吸奶困难、惊恐、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以便尽早发现和处理重症患儿。
3.新生儿黄疸病人的检查。
胆红素检测是诊断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指标,血清胆红素浓度(TSB)可用静脉血或微量血法测定。
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是一种无创检测方法,操作简单。
经皮胆红素值(TcB)与微量血胆红素值有很好的相关性。
由于这种方法受测量部位皮肤厚度和肤色的影响,可能会误导黄疸,可用于筛查。
一旦达到一定的限值,就需要检测血清胆红素。
2.其他辅助检查(1)新生儿黄疸必须常规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有助于筛查新生儿溶血病。
在溶血性疾病中,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加。
(2)血型包括父亲、母亲和新生儿的血型(ABO和Rh系统),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怀疑新生儿有溶血性疾病时。
如有必要,进一步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将有助于诊断。
(3)红细胞脆性试验怀疑黄疸是溶血引起的,但排除了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疾病,所以可以做这个试验。
如果脆性增加,应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自身免疫性溶血。
如果脆性降低,可见于地中海贫血等血红蛋白疾病。
(4)高铁血红蛋白减少率正常>:百分之七十五,G-6PD缺乏值下降,应进一步检查G-6PD活性测定,以明确诊断。
(5)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怀疑是感染引起的黄疸。
要做血、尿、脑脊液培养,血清特异性抗体,C反应蛋白,血沉。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有毒性颗粒,核向左移位。
四、婴儿黄疸怎么办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新生儿黄疸常出现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持续2周以上,早产儿为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又重新出现,并逐渐加重。
黄疸的颜色几乎是金黄色的,全身都有,尤其是手掌和脚底。
重度黄疸可合并核黄疸。
此外,由于病因不同,常伴有引起黄疸的症状。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1)光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给予24-48小时,必要时可反复照射。
注意光疗时生病的宝宝,但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和* * (2)激素治疗:激素治疗可增加肝酶活性,促进葡萄糖醛酸和胆红素结合,防止抗原抗体反应。
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可以静脉注射或口服。
(3)输注血浆或白蛋白:血浆蛋白可与间接胆红素结合(1g白蛋白可与15mg胆红素结合),从而减少间接胆红素与脑细胞的结合,从而减少核黄疸的发生。
(4)*作为酶诱导剂,能激活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加速间接胆红素的葡萄糖醛酸化,剂量为5 mg/kg体重/天,口服。
(5)中药治疗:口服木耳(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木耳陈、大黄)或木耳汤。

关于作者:

生活百科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