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错了怎么教育 孩子犯错屡教不改该不该打

孩子错了怎么教育(孩子犯错屡教不改该不该打)

家长叙述:老师您好,我四岁的儿子聪明好动,经常犯错。
当时不让他承认错误。
事后能不能承认错误,问他能不能保证不再犯?他点点头,说好的,不过下次会再做。
有时候我可以在一件事情上反复犯错,有时候再听到他的保证我就不信了。
有时候他会把家里的糖倒出来当沙子玩,还会倒水“拌泥”,把茶几和沙发弄得黏糊糊的;我经常把冲锋枪里的塑料子弹打得满屋子都是,或者我把车撒了一地让他收拾。
他坚决拒绝了。
还有一次,姚明本来已经躺着要睡觉了,但是他说要尿尿,我就让他自己去。
没想到他尿完就跑到书房,把底下的书都翻出来扔了一地。
我去的时候,他正坐在地上看西游记的漫画。
我勃然大怒,对他吼道:你怎么又在这里闹事,还不回去睡觉?他只是惊恐地看着我,然后泪流满面地说:“我恨我妈。
” 我已经告诉他无数次了,不要乱扔东西,不要熬夜。
他为什么不改变?偶尔,我会打他。
事后,我看着他可爱的脸和天真无邪的眼神,觉得很心疼,很无奈。
请问,面对孩子的反复教育,我该怎么办?我怎样才能让他明白我说的话?训斥或打孩子后应该如何安抚孩子?专家解读:这个男生其实有典型的童年特征。
幼儿期的孩子都是被兴趣激发的。
比如他突然想玩一个游戏,游戏需要一个玩具,他就会急于找到他需要的玩具。
他可以兴奋地把玩具箱倒过来,把所有的玩具倒出来,但是当他清理玩具的时候,他就不感兴趣了。
儿童思维的主导方式也是直觉动作思维。
他们一有想法就行动,很跳跃,家长很难捕捉到。
而且孩子情绪变化很大。
大脑神经一旦被任何情境和需求触动,就会有相应的情绪和动作。
然后,他们会不可抗拒地想要实现他们的愿望。
如果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受到阻碍,他们会非常愤怒,情绪激动。
而且在这期间,孩子需要积累各种感觉动作的经验。
他们需要锻炼自己小肌肉的灵活性,大躯干的力量和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孩子需要其他种类的触觉体验,无论是雪花、泥土还是糖,还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的体验。
越多越好。
儿童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当他们想根据天性充分满足自己对感官知觉和动作体验的需求时,他们并没有真正学会成人世界的规则和规定,即使他们能背诵,他们仍然会犯错。
父母眼中的“错误”,其实是孩子获得各种丰富经验过程中的副产品。
孩子自己也不想惹父母生气,只是一直没能养成克制自己的习惯。
有些规则要真正从家长的语言要求转化为孩子自发自觉的本能行动,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期间,孩子需要父母无数次的耐心提醒。
如果提醒的态度和方式不当,规则“觉醒”的过程会持续更久。
专家指导:现在的孩子和困难时期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有很大不同。
现在的孩子爱父母,但更爱自由。
所以“小孙吴空”或者“小哪吒”类型的孩子会越来越多。
曾几何时,面对生存问题,父母是家庭中的绝对权威。
现在孩子的温饱问题得到极大满足后,他们更想要的是精神上的独立和尊重。
即使做错了,也不愿意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直到被接受,被尊重。
这个要求是现实的,也是对人类文明意识的极大提升。
这个时代的孩子呼吁父母尽可能的培养孩子的修养,提高孩子的修养,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在处理孩子坚持教育的行为习惯时,父母要坚持面对孩子的眼睛的育儿原则,用低沉、平和、简洁、有力的方式反复提醒孩子该做什么,并在此时劝告孩子该做什么。
你越是生气焦虑的告诉孩子,他越是听不进自己的内心,越是不懂得遵守规则。
具体来说,比如让孩子收拾玩具,不仅要有诚意,还要有决心和心,这样才有能力激起孩子的情绪,有感染力。
同时,更需要父母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能够细致地察觉孩子的心思,以便随时出招。
当你要求他放好玩具时,你需要仔细观察和感受他的表情。
要知道,在每一轮潜移默化的亲子沟通中,孩子都有自己的意愿和底线,父母应该能感受到他是否愿意执行这个要求。
如果不情愿,可以退一步,要求你装八个玩具,他装两个,和他一起干。
而不是一路无视孩子的各种情绪反应,留下许多隐患和小“定时炸弹”,只以最后的结果来斥责他。
如果孩子的行为真的太任性,家长训斥完孩子后要花2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不能马上安抚,否则孩子会觉得更加迷茫,会认为是家长训斥错了,而不是自己错了。
同时,孩子的内心更容易变得脆弱,无法接受自己的错误。

关于作者:

生活百科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