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距今五千年的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遗址里发现的一个土坑,被视作中国厕所的起源。
西周出现了真正的“坑厕”。也许是懂礼仪的祖先们意识到,再不能把排泄物公之于众。《周礼》提到了最早的公共厕所,夏商周时期把建在路旁的厕所称为“路厕”,又叫官厕,也就是公共厕所。
春秋战国时期,厕所走进家门。《墨子·旗帜》记载,当时的厕所坑深 12 尺(约 2.7 米)。
《左传》记载:“(晋景公)将食,涨,如厕,陷而卒。”晋景公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在厕所殉职的君主。
厕所分男女出现在西汉。西汉时,有的厕所出现了 2 个坑位,由此推断当时已经“厕分男女”。
唐代马桶诞生。马桶以其占地小、味道轻、方便清理等优点,成为百姓居家必备之佳品。马桶满了,不可以随处倾倒,而有专人来收——唐宋称之为“倾脚工”。
到了宋代,出现了由专人管理的公厕,并以熏香改善厕所的气味。文学家欧阳修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可见,当时的厕所环境有所改善。
清嘉庆年间出现了收费公厕。1864 年,上海建成中国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公厕[2]。清末,开始禁止随地便溺。
民国出现了抽水马桶。20 世纪初,抽水马桶传入上海,仅供富贵人家使用。
那时的中国,更多的厕所还是“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
新中国成立后,人畜同居、人无厕、畜无圈的现象还很普遍,急性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霍乱等)横行,儿童蛔虫病的患病率高达 70% 以上[3]。
1952 年,爱国卫生运动[4]发起“两管五改”的运动方针,其中专有“一管一改”来“管粪”、“改厕所”。慢慢地,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了“人有厕、畜有圈、禽有窝”[5]。
2000 年以后,农村改厕成为“厕所革命”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