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的常见细菌
国际空间站的细菌主要是霉菌,无论是边边角角,还是仪器设备上,几乎随处可见,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霉斑或是霉球,甚至晾晒衣服的地方都出现了大片菌毛。
很多进入到空间站的宇航员都表示,只要迈入空间站门口就会闻到明显的腐烂味道,很像是放久了的烂水果,令人难以忍受。
根据科学家调查发现,国际空间站中带有的细菌类型大概在55种左右,比如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并且还有一些真菌和病毒,整个空间站几乎被这些微生物包围,而宇航员还需要长期与它们共处。
其中真菌类主要是红酵母,在整个真菌群落中占据40%以上,并且无论过了多长时间,它们的数量都相对稳定,而葡萄球菌与肠杆菌分别占据26%、23%的比例,这类细菌会随着宇航员的变化发生变化。
不过最令人头疼的依旧当属霉菌,这类细菌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比如潮湿的地下室、腐烂的蔬果以及存放过久的食物中常常会出现这种绿斑,并且繁殖速度非常快,能够根据环境的需要调整繁殖方式。
一旦条件适合能够迅速地在物体上生长出新的菌群,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它能够在国际空间站如此泛滥。
宇航员如果长期与细菌共处,不但要忍受难闻的气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身心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原本脱离地球生活的宇航员大多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在细菌的影响下,还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的问题,严重的话或许会激活一些生长在人体内的病毒。
国际空间站的细菌从何而来?
国际空间站在在运行的20多年时光里,前后容纳了将近250多名宇航员在此工作逗留,但是由于不同的宇航员在此不断的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将身上带有的微生物转移到空间站里。
事实上,从第一批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开始,就已经能够在其中发现细菌的身影,比如存水容器中据带有诸多真菌与螨虫。
通常空间站中细菌分布的地点除了实验场所,还有宇航员常常出入的地方,例如睡眠室或是餐桌。
因为这些微生物从地球上开始,就已经与人类有了十分密切的接触,并且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场所都会出现,因此国际空间站的细菌主要是由于宇航员的活动而出现,并且会随着宇航员的交替而变化。
美国曾在地球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主要用于模拟国际空间站,在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各种微生物的存在,与真实的空间站相比,区别在于变形菌属比较多。
该菌种一般常见于消化系统,但是在国际空间站该菌类则很少,大多是棒状杆菌或是丙酸杆菌,这些细菌通常寄生于皮肤表面。
原因在于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有着不同的适应性,空间站带有一定的微重力,容易引发对流与浮力弱化等效应,因此能够促进各种微生物的变异。
国际空间站的细菌能清除吗?
要想清除国际空间站的细菌可能没那么简单,如果是在地球上,可能只需要随手擦拭即可,但是在国际空间站显然是行不通的。
因为在微重力的作用下,可能会催生细菌混合体,而如果选择用水洗,同样很有难度,因为国际空间站的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正常情况下很少用于卫生处理。
有人说可以带着消毒剂清除,但是这个方法似乎也不行,如果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有可能增加细菌的抗药性,这样一来可能导致细菌永远与空间站共存。
而消毒剂带的多了,那么就会涉及到存放的问题,需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将它们收集起来,可是如此以来,垃圾会变得越来越多。
不过科学家也想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手段,比如通过调整水净化器中含有的银离子浓度减少有害细菌,此外还可以以加热的方式进行细菌灭活。
然而这也只起到预防作用,目前国际空间站已经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而细菌的数量无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即便做好预防,也难以保证不会发生意料之外的情况。
为了尽可能消除更多细菌,近些年来宇航员尝试了许多方式,例如利用消毒湿巾清理常用物品、经常对把手消毒、使用真空吸尘器完成吸尘作业,可是都收效甚微,甚至细菌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值得欣慰的是,美国NASA已经着手实施抗菌表面涂层材料相关实验,如果这项实验能够获得成功,就可以解决国际空间站细菌泛滥的难题。
只要在站内均匀涂抹就可以有效遏制细菌的侵袭,唯一的挑战在于这项工作是一个大工程,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