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坛作为帝王朝拜太阳神的场所,它的主要建筑便是祭坛。这座祭坛位于整个日坛的东南边,是皇帝举行正式祭礼的地方。祭坛是一个方形的建筑,长宽均为五丈,高为五尺九寸,坛面在明代是红色琉璃,象征温暖红火的太阳,清代时改为铺墁金砖(金砖:所用方砖质地坚硬,敲打时有金属之声,所以称为“金砖”。还有一种说法,说这种砖一块便价值一两黄金,所以叫“金砖”)。
随着清朝国运的衰败,祭日之礼被废弃,这使得日坛的护坛工作也逐渐荒废,护坛官员也随之撤销,过去的皇家禁地成了无人管理的荒郊野刹。民国成立后,日坛作为前朝旧物,更是无人问津。坛庙被破坏得十分严重,荒草丛生。
新中国成立之后,日坛也迎来了新生。1954年,在中央的支持下,北京市政府决定将日坛建成文化休息公园,为附近居民服务。
1984年,它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入21世纪后,日坛公园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公园管理也日渐“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以服务广大群众。2002年,日坛公园被评为北京市首批精品公园。2006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在建坛480周年之际,公园按照“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启动了修缮工程,范围包括圜坛、神台、北天门、西天门、七间殿、具服殿大门及院墙、宰牲亭、神库大门及院墙等古建筑。圜坛地面上原有的水泥地砖全部被挖起来,重新铺上传统的精制青砖;围墙则用烧制好的新琉璃瓦替代已破损的旧瓦,并添配檐头,抹上红灰。这次修缮工程也是日坛公园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