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燃料,谁在咀嚼我们的隐私?

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我们的身体可以看成一台“机器”。这台机器需要吃下食物,才有能量进行采集、狩猎等生产活动。

在工业革命之后,燃料是石油、煤炭等化石资源。我们需要这些化石资源驱动火车、蒸汽机,从而让各种庞然大物开展生产;

再向后发展,由太阳能、风能、核能、化石能源转化的电能,是我们的燃料。有了电,我们才能照明,才能开展现代社会的大部分工作。

到了现在,这个各大媒体吹嘘的”人工智能时代“,各大app吹嘘的“智能”是怎么来的?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工智能”需要“燃料”吗?

人工智能需要什么燃料?

大部分人工智能产品其实都需要“燃料”,除了电能、计算力等资源,人工智能产品需要的最重要的“燃料”就是数据。

没有数据,大部分人工智能产品就是一堆无用的代码,无法进行工作。也正是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产品都需要什么数据呢?粗略地,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两类,一类是与个人息息相关的,一类是与个人没有直接相关性的。

与个人息息相关的:

个人属性数据: 性别、年龄、学历、收入、职业、兴趣、地域等;

个人行为数据: app或网站中看过什么,收藏过什么,评论点赞过什么,网络上的社交关系等;

与个人无直接相关性的:

训练模型的标注数据:例如图像或语音的标注等;

那么,什么算隐私呢?

一般来说,上面的个人属性信息与个人行为数据都可以认为是隐私数据。

这时候有人说了大数据下人类是否有隐私,这算隐私吗?很多app没用你的身份证号,也没用你的住址,这能叫隐私吗?读书人用用你的数据,能叫侵犯隐私吗?

人工智能的燃料,谁在咀嚼我们的隐私?,人工智能的燃料,谁在咀嚼我们的隐私?,第1张

每个人对隐私的定义不同大数据下人类是否有隐私,张三认为我的住址与身份证号才算隐私,李四认为我的浏览记录一样属于隐私。

从体验上来讲,如果你的数据暴露出去让你感觉到不适感,那么这些数据应该就是隐私了。

例如,李四在网上买了一些qq内衣,这些记录如果被暴露出去,会对李四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响,那么这些对李四来说,就是隐私本私了。

隐私重要吗?我们关注隐私吗?

有一个大佬说,中国人对隐私没那么敏感。“ 中国用户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在很多情况下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和效率。”

大佬关于隐私的言论

这个大佬的话中有这么几个问题:

一、很多中国人是对隐私不敏感,还是对各大app侵犯了他们的隐私不敏感。

举个例子,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中,收集用户数据已经是常态了。但用户真的知道,你会获取他们手机中安装了什么app吗?他们知道你会用这些安装的app来猜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猜出来之后分门别类打标签,等待着后续的使用。这还只是数据收集使用的冰山一角。

二、各大app厂商给了我们选择权吗?

目前来说,我们基本没有说不的权利,我们如果不同意他们收集数据的条款,很可能就不能正常使用app。同时,你避免不了各个app用算法分析你,你无法say no,只能默默忍受有“智能”的日子。

关于隐私,我们在想什么?

一、我想要选择权,我不想要智能的时候,你不能逼我,也不能先用我的数据再打招呼;我能决定自己使用的app有没有算法干预(决定算法是否分析我的数据);

二、我给你数据使用权,但请你不要转卖我的数据;

三、我给你数据使用权,但请你规范数据使用标准,即使是公司内部,也请不要随意查看;

四、在你没有给我更多选择权的时候,请不要代表我,任何人都不想被代表;

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坏的时代。这个时代,算法只是代码与数学,它不应是“背锅侠”。所有值得期待的科技进步,与待完善的规则,都要看向人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作者:

生活百科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