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高等教育事业历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河南拥有两所双一流高校,只有一所211工程大学,河南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却突破百万,大量的优秀人才都被迫外流,导致省内的建设都缺乏高端人才。
河南是我国中原地区的主体,在历史上有着辉煌的成就,即使在民国时期,河南的高等教育同样有一席之地。比如曾经著名的国立河南大学,曾经排名全国前20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国立河南大学被拆分,但国家也曾经给过河南很多机会。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的各类高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考虑到国际环境,还有当时的政治以及经济环境,当时国内的一批大学都有南迁的计划。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南迁,这也是河南错失的一所985高校。当时中科大有意前往河南,并且已经派出专家组到河南进行考察,最终有意落户河南的南阳。但是当时河南只提供山地以及丘陵作为暂时的校舍,河南其他地方都没有土地。当时的领导又考虑到河南的粮食问题,如果全面接收中科大的师生,难以保证粮食供应,所以最终拒绝这所名校。
当时北京地质学院(现名中国矿业大学),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最初决定迁往河南平顶山,当时河南的领导决定接收这所高校,但是具体的方案没有落实,最后的拒绝理由是,平顶山已经没有土地划给学校建校舍。北京地质学院最终经过多轮的波折,最终在武汉安定下来。
当时南迁的高校还有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学校于1969年迁往河南省固始县,后来大部分的教师以及干部又迁往河南息县“五七”干校。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学校很多的教学工作没有得到正常开展,最终只能逐步迁回北京办学,后来改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其实,河南省原本还有一所自己的211高校。当时这所学校的名字为国立焦作工学院。后来学校又将部分教师和学生迁往天津,成立中国矿业学院。最终经过不断的调整,还有很多院系的加入,成为如今的中国矿业大学。从以上的历史因素来看,河南的高育等教育发展同样有很多的机遇,可是没有进行把握,这里面也有河南省方面的原因,当然也有国家方面的原因。比如当年的国立焦作学院,应该是留在河南发展会比较好,没有想到最终会到徐州,最终还成为211大学。
当年的河南已经是全国的人口大省,当时也没有精力发展高等教育,毕竟那个年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解决温饱问题,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要求当时的人。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所以才会逐渐重视教育事业。
当时除了河南以外,还有很多省份都曾经拒绝过大学的迁入。接收一所从北京或者天津过来的大学,国家方面并没有给予支持,需要各省自行筹备办学经费,还有提供办学场所,人口大省根本都吃不消,所以也不能吐槽当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