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我的陈年往事

而Google通过所谓的分析站点引用多寡来判断网站的价值和排名,我从一开始就不认为这是最优的策略,即使在AI技术发展的今天,机器依然无法赶上人的评价质量,你满意今天搜索引擎给你的答案吗?显然不满意。不过Google的搜索结果,我觉得一直在进步,不像百度会出现大量重复的低质量结果,很是失望。但搜索引擎,我始终觉得还有很大改进空间,还有一半的路程需要走完,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为此我还写过一个搜索专利,但一直未公开。

说到搜索引擎,百度虽然搜索质量不敢恭维,但我对其当初的推广模式,印象深刻,令人拍案叫绝。当时虽然有Yahoo可以用,但Yahoo是英文的,虽然也有中文,但不算是主打功能。国内那时候已经出现了几大门户,各地方政府,基本都有一个类似上海热线的信息港,也就是一个本地门户,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即使在页面最上面有一个类似工具条的栏目,一个是邮箱登陆,另一个就是关键字搜索框了。当初李彦宏带着在东家学到的技术,回到中国开创百度,其实当时我真觉得没有什么必要了,因为搜索引擎已经有Yahoo了,新浪也有自己的搜索功能,当时中文网站也没那么多,似乎没必要再多一个百度了。可是百度开始表现出商业奇才的绝技。不知道它是怎么去谈的,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无论我从哪个门户网站搜索关键字,出来的结果前三位是来自百度的。一下子,百度就铺开了。

当时广告主在互联网投放广告是十分麻烦的,因为他要分别向不同的网站去发布,一个网站也就管一块地方或某个领域。而百度这么一来,广告主只要在百度投放广告,那么几乎所有的大型网站,都可以搜索到。能够想到这个点子,进行一个陌生产品的推广,这是高人!这是高人啊!这是我见过互联网最高明的推广手段!市场拿下来了,百度竞价排名,会出现在搜索结果的前三位。可是今天第一页似乎大半都是广告了,很是可惜。

我不记得Yahoo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当时它在中国没有公司只有个北京办事处。当时我打电话去问怎么投放广告,他们说不出来,又发邮件也不回。我真不知道他们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冉冉上升明星公司的运作?后来它就从一个没落走向另一个没落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到现在Yahoo网站还开着,可惜再也找不到那个Yahoo目录了!

当时从美国回来的还有张朝阳和他老师尼戈洛庞蒂的书,我虽然没有听说过尼戈洛庞蒂,但听张朝阳说得到这个人的投资,似乎很厉害,显得我很孤陋寡闻。带着大师的加持,搜狐开张了。最早的首页,居然是眼熟的Yahoo目录,非常类似,不过是把英文换成了中文。

好了好了,早年的互联网,就是不断地把美国成功的故事,一个一个地被这些留学生搬运回国内。可惜后来也是,国内我还没有看到有一款产品,不是步美国后尘的。如果你发现有,请告诉我,我立马改正这段文字。

早年的三大门户,新浪是脱胎于华渊网和四通利方?有点记不清了,但还记得王志东,那个中文之星的发明人。当时windows3.1/95/98是英文系统,要打中文怎么办呢?需要外挂一个小程序。中文之星147K大小,可是能量惊人,它会学习你打字习惯,不断调整拼音建议汉字的顺序,用到最后,无论准确率还是使用效率,都是绝佳的。我甚至在想,如果中文之星一直用到现在,还会不会有什么莫名其妙地“蓝瘦香菇”这类网络新词,这不就是由于现在的中文输入系统的落后,排序第一默认的错别字吗?不过中文之星的缺点是,汉字是两个英文字节组成,因此你要小心句末不要出现半个汉字的乱码,但这不是中文之星本身的错,那是因为系统操作系统语言就是单字节的。直到后来,微软才出品内核完全是中文的操作系统。新浪网似乎声势浩大,王者风范。王志东是技术出身,后来就被资本赶出了新浪网董事会。新浪网和其它几个中文门户,后来几乎要破产,美国纳斯达克股价长期徘徊在1美元,如果再跌就要摘牌了。如果那时你花几万买网易的股票,现在也是千万富翁了。后来是中国移动救活的三大门户,靠的就是开放接口网站可以发短信,发送一条几分钱,网站和移动大致按照5/5-8/2分成,就靠这点掉下来的渣渣,几大门户挺过互联网的严冬!新浪网当初是互联网新闻的王者,后来还有一个著名的产品“微博”。但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新浪APP新闻做得那么差劲,把电脑版新闻,移到APP很难吗?

在三大门户里,我最欣赏的是网易的丁磊。早年互联网的繁盛,网易站长之家可谓功不可没。直到今天,丁磊一直在不断创新新的产品。网易云音乐,无疑开了国内音乐推荐先河。这对于找回早年听过但不知道名字的乐曲,简直是神器!这个推荐功能的本质,其实不是机器而是人,与Yahoo目录搜索无法访问谷歌浏览器怎么办,神似又超越!

我总是离不开要提Yahoo,其实整个互联网一些基本原则和精神,都是建立在Yahoo本质上面的!而且,将来还会发挥出巨大的潜能,这个光辉一直会照耀到互联网的终点!不要忘记,我们今天也只不过是在整个征程的中点而已,还有一半的发展空间等待开拓呢!

我们再次回到开篇,即使在那个电话线及其龟速的上网年代,我已经看到未来互联网将是多媒体的时代!这是人的本性!相较于文字,人们更容易接受声音,相较于声音,图像和视频,在相同时空,带给人的信息更丰富。人的大脑更愿意接受多媒体信息,只是刻画在人类基因中生存的本能天性,要在最短时间获得最大信息量才能存活下去。虽然当时家庭网络速度,通过电话线最快才56K,现在100M是慢的,光纤都入户了。1M是1024K,100M就是100个1024K,就是1828个56K。在1997年,播放技术依然是集中式的,也就是从一台集中服务器,对外发送播放流,依然看不到将来如何解决带宽问题,显而易见,一台服务器功能再强大,也无法同时满足1万人、10万人、100万人同时看视频的,且想象不到未来有何解决希望,即使那样我已决心投入多媒体搜索引擎的开发,因为我觉得人性最后是会胜出。后来我们知道,随着分布式和P2P的崭新传播技术,现在同时在线观看视频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究竟应该怎么来建设多媒体搜索引擎呢?当然Yahoo是老师。还好当时多媒体中文资源并不多,可以手工搜集,这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我喜欢在线上收听广播,受制于带宽,也只能收听广播。收听广播是从小养成的爱好。当时在线广播做得最好的是新加坡的媒体。我们现在的FM103.7的台歌,不要以为没人知道出自哪里,几乎就是新加坡Love电台台歌的翻版。当时的网站也没有太高深了技术,也不太有防人的心思,有点像新中国成立后,人心的淳朴,所以你很容易找到播放链接,加入我的那个文本里,还要写一个内容简介,包括最贴切的关键字供用户查询使用。那个文本就是我的数据库,后来开发了比较丰富的功能,包括用户收藏、点评、排序、增加删除。。。甚至还开发过一个在线广告系统,就是用户点击播放内容的同时,在屏幕下端会显示一个多媒体广告,广告主可以自行在网站注册发布。当时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我都在捣鼓那台破电脑,动不动会死机,如果没保存就要重头来写。

除了在线内容,这个搜索引擎,还囊括了各种资源,有学习英语的、有歌曲、有新闻、有。。。只要是多媒体的,我都搜集进来。而且不用注册,就可以直接记住用户个人收藏和喜好。我最讨厌注册了,有些网站密码设置得非常变态,就那么破网站有什么必要搞那么复杂难记的密码?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发了一个一站通,用户只要到我这里来注册一次,它可以通过我的网站来直接登陆其它网站,比如邮箱什么的,当时每天有1000人来注册,我想大概都是痛恨复杂密码的吧。这个功能其实就是微软后来pass产品的理念,与现在微信授权登录第三方网站应用,其实原理是一样的。

后来发展到每天上万人的访问量,不要忘记这是在电话线拨号上网的年代,还没有多少人舍得在网上花钱收听收看呢,而且由于网络速度极慢,也只能发布些低小容量的内容,不象现在,动不动就是高清视频几个G的播放容量也不在话下。令我鼓舞的是许多地方电台都纷纷主动申请加入这个目录,这是对本站的最大认可,只要你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多媒体关键字,排名第一的就是这个网站。

在还未进行升级,以爬虫去爬取资源之前,突然有一天接到中央电视台法律部的电话,说是“你这个都成门户了,谁还访问央视网站?”(这是原话)于是说我搜集央视播放链接侵权了,我在电话里一再解释,这个是搜索引擎,不算侵权,但好像他们不理解(但他们至少知道门户入口的概念了!也算欣慰),在电话里说,你们这样的小公司,我们一搞就死了。我说这个网站就一个人弄得,电话里他们沉默好长一段时间。后来,虽然我去除了央视所有的链接,网站还是被关闭了,那天虚拟服务器商打电话给我,说广东省公安厅发传真要求关闭,说是广电总局的命令。我不能确认是不是央视的缘故,可能还有其它什么敏感因素吧,也没地方去解释,什么是搜索引擎模式,说了也没有人懂,那是2000年,是20多年前。

互联网,我的陈年往事,互联网,我的陈年往事,第1张

至此,好久已经不再关心互联网了。之后错过了去移动互联网崛起的大浪里冲浪,就像当年我看着搜狐、网易、Yahoo还有很多网站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一样,其中又有多少过客匆匆路过消声灭迹,今天,微信、阿里巴巴、支付宝,就像当年的他们一样,耀眼夺目。但在我看来,他们背后的本质是一样的,万变不离其宗,关于他们以后再写。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多媒体目录式搜索引擎,如果能够自然发展下去,凭借着兴趣和钻研,非常可能就是类似当今Youtube的雏形。得益于现在网络技术和存储和计算成本的降低,Youtube做得更绝,自己就成为一个内容生产者平台,你们不用再到外面去找了。它依靠着推荐算法,大放异彩。所谓的推荐,不是简单地把排序算法结果,直接向用户展现,而是柔和了Yahoo搜索的精髓,如果你不理解这点,你的结果只会离用户越来越远,难道用户偶尔访问了一个内容,你一个劲的向他推类似内容,这是用户需要的吗?

20年前,我幻想的多媒体未来,今天正在大爆发!这个时代已经来临了。20年前,你建立网站,开发软件,并不需要有这个证那个执照的,今天的许多巨鳄,其实就是昨天有幸成功的个人英雄,微信的开发者就是当年开发收邮件软件的同一个人,微信的成功,其实在早年中国移动救活三大门户就开示出来了,但明白道理如果没有紧紧抓住通讯录的本质,也不会成功,丁磊依然在不断保持创新,张朝阳不改资本运作风格,刚把搜狗给卖了数十亿,搜狐日子好不逍遥,虽然我不再有兴趣访问souhu.com了,在我做多媒体搜索引擎之时,马云在为中国黄页奔波,但是当他从中国外贸项目中获得启发,开始建立中外贸易平台,搭上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巨轮,阿里巴巴就起来了,这在当时,几乎是被什么力量推着往前走的,而后来的淘宝与同样是回国留学生创办的易趣网争得你死我活之时,正是中国社会信用短板的环境的帮忙,支付宝解决了C2C交易的诚信担保问题,这个国内个人电商被点燃了。

在这个多媒体爆发的时代,出现了过去没有过的新的英雄,张一鸣的字节跳动,既带着算法推荐又踏着视频媒体冲浪板,在全民自娱自乐巨大浪潮中,突然就冲上了浪尖做出了优美动作,正成为老牌垄断大佬们的噩梦。

但机器推荐算法,我认为真的战无不胜吗?真的依靠服务器背后的店小二或者算法博士们,捣鼓的排序规则,就是最佳答案吗?推荐算法真的能保证公平性吗?我说不是的。未来必然会出现更划时代的理念和技术,覆盖今天的明星,就像今天对昨天干的事情一样。但始终,我觉得,互联网到处存在着Yahoo目录的影子,一直在启发着我,启发着后人,启发着时代。我们要思考人的本性和需求,要思考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最高质量的。技术在发展,可是背后的本质是不变的,好的产品的理念是一样的。

在多媒体爆发之后,之后会是什么样的世界呢?我现在看不到,不过我又开始关心互联网了,有一天会看清的,这是我的兴趣所在,注定要踏上的道路。

互联网的故事,我还有很多,我太熟悉了,当年黑窗口调试拨通上海热线是如何激动,那个小黑窗口,我一看不是UNIX系统吗?试了几个命令居然能运行,那就看看用户名单吧,我的妈呀,一下子当时上海一半互联网账户用户名,开始不停地翻滚着。想当年大伙都没有什么经验,居然一点不设防。。。也就看看而已,后来也没再玩,觉得没啥意思。

那时,是互联网英雄辈出的年代,个人创作自由,各种奇葩点子,大伙都跃跃欲试做出个产品来,当然也不乏侵权的,百度当年也没少下载歌曲,但我想这不会成为主导。

说到奇葩点子,其中一个同样精彩,它就是“百万格子”,许多人幻想能成为百万富翁,有一个人轻易做到了,我至今没有看到比这更容易的了。他建立了一个网站,就一个网页,上面画了1万个小格子,开诚布公地说,“只要每人出100美元购买其中一个格子,我就能成为百万富翁了。”由于格子太小,只能放一个大致看得清的图标,点击一下可以跳转到购买者的网站。哈哈!最后无法访问谷歌浏览器怎么办,他真实现了百万富翁的梦想!创新需要梦想!

这对于今天,有着重要启发意义。我们要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就要给与宽松的环境,要容忍失败,和某些不完美,如果卖个葱油饼也要这个证那个证的,很多活力潜力就被抑制了,因为真正的创新在于个人。设想当年,扎克伯格在大学和小伙伴搭建脸谱时,有关部门要求他出示互联网视听传播许可证,估计这个世界会少很多精彩了。

鼓励创新是当下听到最多的口号了,一说要创新,似乎就意味着投资砸钱,什么某某科技创新基金又获得了多少多少亿投资,这不是单纯钱的问题。我们要有创新的土壤,要允许某种程度的“无照经营”,但必须建立事后严格的惩罚机制,一旦你违规,又是主动恶意,就要罚的倾家荡产,大小公司一视同仁。就像美国安然500强公司的倒闭,那个财务作假,在当时的中国根本不算个事,可是美国把他罚得只能破产,CFO牢底坐穿。我们要深思,为什么美国会有这么多的创新,如有神助,思如泉涌?那些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霸的,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出划时代的革命性产品?

但似乎这个时代,对于个人创新越来越难了,你也再也无法设想个人去做一个类似Youtube或Yahoo了,动不动,资本就把你吞没了。今天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出于那个时代,可能就是为了好玩和兴趣,没有急功近利、赶尽杀绝,你看计算机发展历史上,那么多伟大产品背后都是单独一个人搞出来的,比如Linux,C语言,Java。。。甚至只是一个大学生为了反抗大公司软件收费,如今免费共享软件继续在发展壮大着。互联网领域尤其适合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创新,因为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错的。“如果你问想要什么样的车?18世纪大部分人会告诉你是要更快的马车,没有人会说他想要汽车。”谁说得不记得了,大众需求是被独立创新引领的,市场调查和工业化生产制造不出创新。你看微软这么顶尖的企业,MSN谁用谁知道,即使聘用再牛的职业经理,那些人也只会为了业绩和报表活着,产品的灵魂是流水线生产不出来的。

个人创新成功,这样的机会,在今天越来越少了,什么领域都是在资本大鳄的加持下,要搞生态圈,而一旦建立起这样的生态圈,小企业是没有活路的,更别提个人了,大伙也只能给垄断巨无霸去打工。比如,随着移动互联网出现,受制于手机屏幕的操作不便,文字输入已经被平台推荐算法拉开了距离,人们懒得主动输入去搜索些什么了,平台给什么就看什么,APP在搜集个人信息方面也提供了过去PC时代无法达到的便利,过去Yahoo目录,每一个词条都是人工精算,但是如今的推荐AI机器人真的明白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吗?而脱离了推荐平台,即使你文章质量再高,也是无人问津的,在过去,人们是有机会通过打字找到你的,至少你放在某个目录里,总会有人到访不致消失。如今平台不推,就再无人看到了!

当推荐算法,把自己的极限发挥出来,也就是为将来取代它的技术,拉开了又一块序幕。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作者:

生活百科常识网